当前位置:盘龙历史网 > 文史百科 > 成语纲举目张的主人公是谁 纲举目张的典故是什么

成语纲举目张的主人公是谁 纲举目张的典故是什么

2020-11-04 23:49:46 来源:盘龙历史网
    成语纲举目张的意思是指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比喻条理分明。那么,你知道成语纲举目张的主人公是谁吗?纲举目张的历史典故是什么?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纲举目张的主人公是吕不韦。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成语纲举目张的主人公是谁 纲举目张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成语纲举目张的出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成语纲举目张的典故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在他在《吕氏春秋·用民》中说道:“大凡使用人民,其上策是用义服人,其次是以赏罚治人。”
    他接着写道:如果“义”不足以让人民为国家效力而死,“赏罚”不足以让人民弃恶从善,那就不能真正使用自己的人民。
    吕不韦说,在禹的时代,天下有成千上万的诸侯国,到商汤时至少也有三千,这些诸侯国所以没有存在下去,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处理人民的关系。
    吕不韦又说,人民不听君主的话,不受国家的使用,是因为赏罚不严。如果说商汤和武王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使用人民的方法。
    吕不韦总结说,人民所以听凭国家的使用,是有原因的,这就是:“用民有纪有纲,壹引起纪,万民皆起;壹引起纲,万目皆张。”这里说的纪和纲,也就是调动人民积极性,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纲举目张”这个成语,便由吕不韦的这一论点演化而来。纲,指网上的大绳;目,即网眼。意思是说,提起网绳网眼就会全部张开。人们常用此典故比喻做事情要抓住它的关键。 

本文标题:成语纲举目张的主人公是谁 纲举目张的典故是什么 - 文史百科
本文地址:www.lishi5.com/news/3784.html

相关内容推荐
标签: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文史百科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