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龙历史网 > 文史百科 > 成语枕戈待旦的主任公是谁?枕戈待旦有何典故

成语枕戈待旦的主任公是谁?枕戈待旦有何典故

2020-11-04 23:50:56 来源:盘龙历史网
    成语枕戈待旦的意思是形容杀敌报国心切。指时刻警惕,准备作战,连睡觉时也不放松戒备,随时准备着杀敌。 “戈”是古代的一种武器;“旦”是天明。那么,成语枕戈待旦的主人公是谁?枕戈待旦出自何处?枕戈待旦的典故又是什么?

成语枕戈待旦的主任公是谁?枕戈待旦有何典故

    枕戈待旦的主人公是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刘琨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
    刘琨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明人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在《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刘琨晚抱闻鸡恨,安得英雄共著鞭!”而刘琨由于长期参加反抗少数民族统治者侵扰的斗争,刘琨的诗中流露了报效祖国、抗敌御侮的豪迈气概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的悲凉感情。

    枕戈待旦的出处

    《晋书·刘琨传》里说刘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所以“枕戈待旦”、“先吾著鞭”的成语也是出自刘琨。

    枕戈待旦的典故

    西晋的时候有两位有名的将军,一个叫祖逖,一个叫刘琨。
    他们年轻的时候,常常在一起,互相勉励,决心为国家效力。夜里他们睡在一个床上,同盖一条被子,一听到鸡叫,就赶忙起来,跑到庭院里舞剑。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领兵北伐,收复了一些失掉的地方。刘琨得知非常兴奋,他给亲戚朋友写信说:“我时刻准备去砍掉敌人的头颅,常常担心祖逖走到我前边去了,每天都是枕着武器在等待天亮!”
    后来,由这段历史产生了两个成语“闻鸡起舞”与“枕戈待旦”。“闻”是听到;“舞”是舞剑。“闻鸡起舞”是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后来常用它比喻立志为国出力的人的爱国热情和行动。
    到后来,枕戈待旦就用来比喻警惕性极高,随时准备打击敌人,也常用来比喻杀敌报国的急切心情。 
本文标题:成语枕戈待旦的主任公是谁?枕戈待旦有何典故 - 文史百科
本文地址:www.lishi5.com/news/4034.html

相关内容推荐
标签: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