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龙历史网 > 历史解密 > 中学生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中学生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09 00:37:10 来源:盘龙历史网

  中学生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篇二

  《中学生品德教育之浅见》

  【摘要】“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知识容易传授,道德难以提升。而目前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育,忽略了孩子的德育,导致了“高智低德”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品德教育;填补;教才育人;浅见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所树的人,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品质和修养。俗话说:“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正品。”而目前的现实是,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育,忽略了孩子的德育,导致了“高智低德”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笔者是一名思品老师,又是班主任,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班级管理中自己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愿意拿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权作引玉之砖。

  一、挖掘教材育人的渗透点,适时进行教育

  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学校育人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是学校中最普遍的教育活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具有“最普遍”“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并伴随学生求学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忽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就是忽视基本的育人功能。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渗透德育教育,增强育人的实效性。赫尔巴特曾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就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课堂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课堂教育的组织者――老师,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挖掘教材育人的渗透点,适时运用励志教育,发挥学生的特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做到有的放矢地利用一切现有的资源,如利用“案例”“相关链接”等栏目,结合社会内容中各类典型鲜活的教育个案,加强对学生的公民道德规范及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健康成长。事实证明,励志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和教育学生,可以多介绍一些学生熟悉的名人先进事迹及成功经验,引导学生树雄心、立壮志,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勇攀科学高峰,促使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二、必须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统一起来

  现代家庭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渠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实现沟通与协调,只有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育的整体效益,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和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夸美纽斯也形象地说道:“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一架飞机的双翼,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出事。”所以,家庭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不能背离家庭教育,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但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偏差,走入误区,有的家长重智轻德,只盼孩子将来成“龙”,忽视教育孩子眼下成人。“望子成龙”的观点非常狭隘,其现实目标就是孩子考上大学,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把成绩抓上去,把分数搞上去,其他什么都不管,导致一些孩子出现了“高智低德”现象,可以说,这样的人将来在社会上绝对不受欢迎,注定难成大器,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将成为不良家庭教育的牺牲品。这既不利于孩子自身的成长,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许多家长都用自己的处世之道来教育孩子,这些方法含有浓厚的明哲保身的意味,他们不知道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如果用成人的思想教育引导孩子,势必会让孩子少了几分纯真多了几分世故,使孩子过早地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人际压力,剥夺了本该享受的无拘无束的快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老师要经常和家长联系,对孩子的教育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家长运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尽量与学习教育保持一致,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否则,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

  三、注重问题生的转化

  “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团体中,个性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对一些问题生,他们一般是指在品德的发展方面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运用等方面差的学生,多表现为学习吃力、纪律涣散、粗暴不讲礼貌、骂人打架、顶撞老师等,由于问题生的种种表现而影响集体,作为正常心理反应,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会使问题生更加失去信心,若不及时转化,将会对其本人和集体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如果能把他们转化过来,将有利于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就像下一盘棋,关键的几个子走好了,整盘棋就活了。但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却非常艰难,他们的一些毛病和不良行为已不是一两天了,他们的表现也反复无常,要想彻底改变这些学生,就必须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从心灵深处打动他们、改变他们。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学生身心进行全面发展的基础性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应属于为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为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和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基础的教育。素质教育的主要标志是: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由此看来,教育者如何对待问题生,他们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对问题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转化问题生是教育者责无旁贷的,对问题生的转化也是成功教育的魅力的体现,也是教育艺术和以德育人的教育价值取向和追求。

  四、巧用赏识教育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认可和推广。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对于教师来说,要怀着赏识的态度、真诚的爱心去对待学生,赏识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让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美好。

  周弘老师有句名言:“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仅仅好孩子需要赏识,坏孩子也需要赏识,赏识教育能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抱怨不能改变坏孩子,反而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教师也是快乐的。

  总而言之,育人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它是一种艺术劳动过程,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教育模式,切实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中学生道德教育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2.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

3.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4.中学生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5.有关高中德育论文范文

6.初中德育教育教学论文


本文标题:中学生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 历史解密
本文地址:www.lishi5.com/news/30312.html

相关内容推荐
与文章关键字相关的新闻
历史解密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
热门图文